科研进展

科研进展

Geophysics、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|基于广义标准线性固体的新型解耦粘声波方程实现高效的Q补偿逆时偏移

作者:毛强、黄建平 审核人: 责任编辑: 发布时间:2025-10-09 浏览次数:10

地震衰减是地下介质的一种固有特性,在地震迁移过程中忽略这一效应会降低成像质量。要实现具有衰减补偿的地震偏移,一个能将振幅衰减和相位色散解耦的粘声波方程是必不可少的。然而,传统的解耦分数拉普拉斯(DFL)粘声波方程在数值模拟中需要计算成本高昂的快速傅里叶变换,这给大规模工业应用带来了挑战。相比之下,具有多重弛豫机制的广义标准线性固体(GSLS)粘声波方程可以通过有限差分(FD)方法高效求解。然而,它包含了耦合的衰减和色散项,因此不适用于实施Q补偿的逆时偏移成像(RTM)。因此,我们推导出一个能将振幅衰减和相位色散效应解耦的GSLS粘声波方程,该方程可以使用FD方法求解。为了在衰减补偿过程中保证数值稳定性,我们在衰减补偿的粘性声波方程中引入了一个正则化算子,并在衰减介质中实现了Q补偿的RTM方法。

图1. 粘声波场解耦结果对比:(a)声波;(b)频散主导的粘声波方程;(c)振幅衰减主导的粘声波方程;(c)粘声波方程

通过数值算例测试,本文提出粘声波方程可以有效解耦振幅衰减和相位频散特征,有利于实施衰减补偿逆时偏移。图1展示了不同粘滞波场,验证了本文粘滞波动方程可很好解耦振幅衰减和相位频散。

图2分别展示了本文方法与之前方法的对比逆时偏移偏移成像结果。图2显示,与参考成像结果相比,本文方法可有效补偿衰减效应。图2中的未补偿声波逆时偏移成像具有明显的振幅衰减,具有较低的成像分辨率。相比传统方法,本文方法可以同时校正振幅衰减效应和相位频散效应,从而可显著提高成像质量。

图2. 逆时偏移成像结果:(a)声波逆时偏移(参考结果);(b)未补偿声波逆时偏移;(c)补偿的声波逆时偏移

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地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Geophysic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。论文第一作者是tyc7111cc太阳成集团地震波传播与成像课题组博士生毛强,通讯作者为黄建平教授。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太阳成tyc7111cc深部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资助和太阳成tyc7111cc研究生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。

论文信息:Mao, Q., Huang, J., Shen, Y, 2025. Efficient Q-compensated reverse time migration using a new decoupled viscoacoustic wave equation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standard linear solid. Geophysics, 90(5), S145-S160, doi: 10.1190/geo2024-0767.1.

Mao, Q., & Huang, J, 2025. High-efficiency Viscoacoustic Least-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 With Q-Compensated Gradient Using Nearly Constant Q Model.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, 63,5802917, doi: 10.1109/TGRS.2025.3600301